1887年10月31日,蒋介石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一户盐商家庭里。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为蒋中正,希望他一生正气。
青年时候的蒋介石,意气风发,一身军装,看出了日后必定不凡,长得帅气,是位大帅哥!
1908年,蒋中正以蒋志清名入日本士官学校
1912年
1918年
1919年的蒋介石
蒋介石和他的母亲王彩玉,蒋介石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,家道中落,她的母亲王采玉守了26年的寡,把所有精力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子的身上。蒋介石的一生,对他的母亲也是极为孝顺。世人都说,生子当如蒋介石!
01
蒋介石在14岁时,和19岁的毛福梅结婚。毛福梅是缠足的旧式女子样貌平平,是蒋的母亲给他配的婚姻。
下图:左一妻子毛福梅,中间母亲王彩玉,儿子蒋经国,右一蒋介石。
下图:蒋经国
02
1911年蒋介石在上海法租界,邂逅了妓女姚冶诚。姚冶诚刻意奉迎蒋介石,投其所好,为其唱歌。才子爱佳人,两人爱情的火花如同火星撞地球。最终蒋介石拜倒在她石榴裙下,答应替她赎身。姚冶诚以身相许。
但蒋母王采玉不同意让姚进门。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没有孩子,为了安抚姚冶诚,蒋介石将戴季陶的,私生子蒋纬国交给姚冶诚抚养。
下图:蒋纬国
03
1919年,12岁的上海女学生陈洁如,在张静江家做客时,偶遇来访的孙中山和蒋介石,蒋介石对陈洁如一见钟情,并展开了疯狂的追求。在1921年,34岁的蒋介石,最终抱得美人归,娶了只有15岁的陈洁如。这也开始了陈洁如一生的委屈
蒋介石与陈洁如
左一姚冶诚,陈洁如,右一毛福梅,这三个对蒋介石爱而不得的女人。
1927年4月18日,国民政府定都南京
1927年10月18日,蒋介石东渡日本访晤友人头山满
1927年12月,蒋介石、宋美龄与孔祥熙等人合影,在蒋介石35岁的时候,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,宋美龄。之后便开始展开对宋美龄的疯狂追求。蒋介石经常给宋美龄写信,每次到南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宋美龄。蒋介石每到一个地方,就写信给宋美龄。他亲密的称宋美龄为“美妹”“三弟”“梅林”。
后来蒋介石和宋美龄,联系越来越密切。但由于蒋介石之前的三段婚姻未了,宋家人因此并不看好蒋宋联姻。而此时宋美龄却说:“她这一生非蒋介石不嫁。”为了迎娶宋美龄,蒋介石狠心抛弃自己之前的三段婚姻,终于娶到了心心念念的宋美龄。1927年12月1日,在蔡元培的证婚下,蒋宋结婚,遵循基督仪式,一夫一妻制。
1927年和宋美龄大婚
1928年7月6日
1929年,中原大战前夕
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
1930年11月15日,中原大战结束后
1930年代
1931年,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特别外交委员会
1932年3月18日,蒋介石於南京就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参谋总长
1933年
1933年7月,蒋介石於庐山开办「军官训练团」
1936年5月5日,蒋介石在南京国民会议开幕式上,宣布《中华民国宪法草案》。
1936年12月26日
1937年,在武汉大学阅兵,蒋宋联姻,一般人认为是蒋介石,为联合美国而和宋美龄结婚的。但宋美龄的秘书张紫葛透露,宋美龄曾亲口对他说,当她第一次见到蒋介石时就被对方的军人气质深深迷住了。曾经蒋介石为取悦宋美龄,在南京斥巨资打造了一座豪华官邸。他送给宋美龄一段旷世恋情,把她视为珍宝。
美龄宫
蒋介石的一生无疑是最爱宋美龄的,在蒋介石的日记中,满满都是他对宋美龄的情与爱!婚礼当日,蒋介石感到幸福之至,日记云:“见余爱姗姗而出,如云霞飘落。平生未有之爱情,于此一时间并现,不知余身置何处矣!” 可见蒋介石对宋美龄,爱的有多么的痴狂。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是幸福的,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以及神态中,可以看出来,他们彼此尊重,敬爱!比起之前三段感情,宋美龄更是蒋介石的良师益友,他们之间超越生死和亲情。西安事变,宋美龄不顾自己生命安危,前去西安救他。
1937年7月7日,七七事变爆发后,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日演讲,时候的握拳经典照:地无分南北,人无分老幼,悉有守土抗战之责任。之后开始了全面抗日。
1937年,国民党高级将领朱培德病故,蒋介石出席朱的追悼会,神情中难掩悲痛。难过的流下了眼泪。
1943年10月10日,蒋介石於林森逝世后,在重庆就任国民政府主席
1943年11月22-26日,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开会,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出席会议,签订了著名的《开罗宣言》,给中国也给自己挣足了面子。
1943年夏,史迪威代表罗斯福总统颁赠勋章给蒋介石。
1945年,重庆
1945年3月24日,蒋介石、宋美龄在昆明与志愿来华参战的美国空军「飞虎队」队长陈纳德合影
1945年8月24日,蒋介石代表中华民国政府签署《联合国宪章》
1945年9月,蒋介石在中央电台广播告全国同胞书
1945年9月3日,抗战胜利后,蒋介石步出官邸
1945年11月,北平碧云寺,与宋美龄
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的毛蒋合影。
1946年1月,政协,到会代表38人,国民党8人,共产党7人
1946年5月3日
1946年6月的蒋介石
1946年10月21日,蒋介石在台湾
1946年12月31日,蒋介石於南京签署宪法颁布令
1947年蒋介石投票
1948年
1948年国民政府选总统,结果蒋介石继续担任总统,但桂系“黑马”李宗仁半路杀出,选上了副总统。老蒋不爽,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给李使绊子。他告诉李宗仁穿军装出席典礼,而自己却穿长袍马褂的大礼服。就职典礼上的副总统李宗仁,简直成了蒋介石身后的一警卫员。
蒋介石是一位真正的大孝子,1949年4月,蒋介石在败退之前,还特地带着蒋经国一起,最后一次到浙江奉化老家,前往他母亲的坟墓慈庵祭拜;那一天,蒋介石长跪不起,泪流满面...即使败退台湾后,他心中仍然经常思念母亲,并命人在1971年他的老母亲逝世50周年时,在台湾日月潭建造了一座慈恩塔,以示永志不忘母亲养育之恩。
1950年,台湾,蒋介石从大陆败退台湾,宋美龄一直陪在他的身边。
也是因为宋美龄,蒋介石学会了说英文“达令”。
蒋介石的眉眼里分明是对夫人宋美龄的宠爱
走下飞机的蒋介石夫妇
在外人面前勾肩搭背,只要有夫人陪伴,老蒋心里就像吃了蜜糖
和夫人在一起就是那么的开心嘴角不自觉的往上扬,露出大白牙笑。
好气啊,为什么夫人有花“我”没有,老蒋不开心
公众场合下和夫人手牵手,
擦亮皮鞋,对待生活一丝不苟
你吃肉,我不吃,来给你吃
晚年的宋美龄喜欢画画,蒋介石作为她的“小粉丝”,宋美龄一生未育,为了保护宋美龄在蒋家的地位,蒋介石早早立下遗嘱,告诉自己的儿子除了宋美龄之外,你们没有第二个母亲!
1956年7月28日,蒋介石全家在桃园角板山野餐
宋美龄做饭
1957年11月11日,蒋介石乘直升机於台湾海峡参观第七舰队
1957年11月11日蒋介石听取对盖格计数器的讲解,
盖格计数器是用于侦测核辐射强度的设备
1957年11月11日在舰桥上向外凝视的蒋介石
1960年,蒋中正参加昔日曾兵戎相见的阎锡山大殓
1960年6月18日艾森豪威尔访问台湾
1960年代的士林官邸
1961年,蒋介石背影
1961年
1962年
1966年
1966年阅兵的蒋介石
1968年9月7日,蒋夫人宋美龄在士林官邸举办户外烤肉餐会
蒋宋夫妇
1964年6月23日,宋美龄和蒋介石,宋时年67岁
1971阅兵
步入高龄的蒋介石、宋美龄夫妇。
败退台湾后的蒋介石,两个儿子陪伴左右
晚年蒋公喜抱长孙(图中的女士是蒋介石的大儿媳妇蒋方良),人生美事一件
这是比较全的一张蒋氏家族成员四世同堂全家福
晚年蒋介石与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交谈。胡适也是,居然敢大大咧咧地,在蒋介石面前跷二郎腿,而此时的蒋公修为也很了得,似乎也不介意。
晚年的蒋介石,深得曾国藩修为真传,每天早上早起记日记不辍,能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,实在难得。
纪念封和邮票,在蒋介石败走台湾以后,他和宋美龄,始终只承认一个中国,他谈台湾:是中国领土 ,两个中国太荒谬。这和台独份子大不相同。
1969年蒋介石车祸后,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。心脏病、气喘都病发了。1975年4月5日,蒋介石永远离世。对操办后世的家人只说了句:“棺材不落土,要等到将来,有一天葬到大陆,葬到家乡去!”
就在蒋介石去世那天,侍卫把消息告诉了远在大陆的毛泽东,毛泽东听后,一脸凝重。那天,他只吃了一点点东西,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干送别词,《贺新郎》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。这首词只有几分钟长,反复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。毛泽东时而静静地躺着听,时而用手拍床,击节咏叹,神情悲怆。词里写道:目尽青天怀今古,肯儿曹恩怨相尔汝!
释意:
你我都是胸怀古往今来,和国家大事的人物,不是那些卿卿我我,谈论儿女恩怨私情的人。
在蒋介石离世后,蒋介石的孩子,依照浙江奉化老家习俗,儿子蒋经国给他穿上,7条裤子、7件内衣,包括长袍马褂。遗体贴身包着丝绵、黑裤、黑皮鞋。还有他最爱读的书,一本四本。《圣经》、《荒漠甘泉》、《三民主义》、《唐诗》。
人的一生,到了最后都会面对自己的内心。安静地回到自己最初的位置上,就像难以把握的命运。在尘归尘、土归土之后。等待来世缓缓降临。
今天我们不说先人是非功过,仅仅思念和缅怀历史风云,一代英雄!